开展校本教研是实施新课程的迫切需要;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;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、提高教学效率、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。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,将使学校具备教育教学研究的职能和能力,形成自我发展、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,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,得到深层次发展。
一、总体内容
以个人反思学习为基础,讲求实践的锤炼,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中提升。
二、工作策略
学校要建立教科处、教研组、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,以教科处为中心,层层负责,逐级推进,学校领导分工包干教研组,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,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。教研组长要抓好备课组工作,定期给备课组长布置工作任务,定期检查,通过学校三级教研活动,对全校教师进行全方位、多层次培训,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。
三、校本教研领导小组
组 长:王丽萍 戴 鸣
副组长:张国瑜 陈红生 王晓祥 杨明海
成 员:各处室主任、副主任、各教研组长
四、学校领导指导教研组分工
语文组:王丽萍 数学组:张国瑜 英语组:王丽萍 政治组:王晓祥
历史组:王晓祥 地理组:陈洪生 物理组:张国瑜 化学组:戴 鸣
生物组:戴 鸣 信息组:杨明海 电教组:杨明海 体育组:王晓祥
音美组:王晓祥 通用技术组:陈洪生
五.校本教研实施方案
1、教学反思
⑴理论学习。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,把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需,不断学习新的知识、新的理论,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。教师每学期都要制订理论学习计划、并通过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定期交流,教研组长、教育技术或教务处定期组织检查、指导,使理论学习真正服务于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。
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精读一至二本教育理论著作,并有详尽笔记可查。
学校将“世界书香日”(每年4月23日)所在周,定为“校园书香周”。在此周集中开展系列读书活动。
⑵教学反思。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,教师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;上课之余,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;考试结束,要写考后记,反思成功与不足等等,用研究者的眼光,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、反思、分析、探索。从而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、专业成长融为一体,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。
教师开展既能提高理性认识又能改进教学实践的反思研究方法很多,如:课例研究、教学案例、教学故事、教学情况调查等。
⑶教学反思的要求
实行“五个一”的学反思制度:即教师每月做一次教后记,向教科处提供一个典型个案,每学期上一节研究课,每周向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,每学期一篇教育教学论文。
2、同伴互助
同伴互助主要有集体研究、集体备课、教师帮带、听课、评课、研究课展示、教学经验交流等。
⑴集体教研。教研组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,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,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、孤立无助状态,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。每周教研活动必须按时、保质保量举行,严格考勤制度,使教师在相互学习、共同切磋、分享经验中,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。
⑵集体备课。各学科建立年级备课组,推选(或学校任命)备课组组长。集体备课采取“提前备课,轮流说课,集体评议,个人修改,注重反思” 思路,即教师提前一周备课,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上周课的反思交流、本周要上内容分节次分主说人进行说课,然后备课组集体评议,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,课后撰写教学反思(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和失败处、学生的错例、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,留作下周集体备课反思的依据)。
备课组应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,反对各自为战,有效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:
分备合议:同课头教师分别备课,再集中时间说课、交流;
轮流主备:以备课组为单位,每周进行一次“轮流主备,集体讨论,主备上课,成员听课,听后评备,备后再上,上后反思”的组内教研。
同课异案:教师分别备课,然后两人或多人同上一课题,全组成员参加听课,进行对比分析。
同案异课:先集体备课,形成统一教案,然后两人或多人同上一教案,全组成员参加听课,进行对比分析。
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、定地点、定人员、定内容。通过集体备课,促进教师反思、交流、ror体育互动、共享成果,提高工作效率,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。教师使用集体备课教案,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补充修改。集体备课每学期集体备课不少于10次。
⑶问题挂牌。备课组每周将教师提供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上报教研组,教研组将备课组上报问题汇总,建立教研组问题资源库,供教研组交流;教研组对每周问题集体讨论后,选出一个核心问题,挂牌示众,供教研组集体研讨。教研组将本组挂牌问题报教科术处,教科处将教研组上报问题汇总,建立学校问题资源库,供全校教师交流;经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商议后,形成学校核心问题,每周挂牌,供全校教职工研讨。
⑷教师帮带。开展“老带青”、“结对子”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、交流活动。要求特级教师、骨干教师帮带一般教师;同时青年教师、教学教研能力待提高教师要积极拜师为徒。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,强调双方ror体育互动、合作、共进,建立师徒档案,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,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。
⑸听课评课。要按新课程的要求,改革和完善听、评课制度,明确听课的节数、记录的要求、评课的要求等,充分地发挥其管理、研究、诊断及评估教学的功能,促进教师相互学习,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。
⑹研究课展示。要进一步完善研究课展示制度,明确展示的内容、时间、要求等,促使活动的经常性开展,为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提供机会,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,提高教育质量。
⑺教学经验交流。学校通过举办教师论坛、教学沙龙、校园网发布等形式,广泛开展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活动,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享,促进共同提高和进步。
3、专业引领
学校建立教师教研专业ror体育支持制度,创造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ror体育支持环境,依靠本校教学科研骨干、聘请专业研究人员,以听课调研、亲身示范、现场研讨、讲座、论坛、报告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以校本教研制度建设,发挥其专业引领的作用,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。
通过培训,学校形成本校的“专家群体”,本定期举行“特级教师论坛”、“骨干教师论坛”。
聘请专业研究人员举行专题讲座、报告。
编印《校本教研》通讯,对校本教研活动进行指导,同时为教师提供校本教研交流平台。
4、课题研究:
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,把校本科研课题分为三级:即学校总课题;教研组分课题;教师个人子课题。
⑴学校课题: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每学年确定的一项课题,组织全校教师参与研究。
⑵教研组课题:教研组每学期要针对本学科存在的共性问题,确定研究课题,围绕课题进行研究,重点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,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,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。
⑶教师课题: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,从中选出某个值得追究和设计的“关键问题”作为研究课题,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,选题要取熟避生,宁小勿大,不能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,不能设立过于抽象的课题。
六.校本教研活动时间
1、星期二上午:政治\体音美
下午:数学
2、星期三上午:历史、地理
下午:物理、化学
3、星期四上午:英语、生物、信息
下午: 语文
以上时间,教研组活动与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协调开展。
七、校本教研活动要求
1、管理要求
⑴各组长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计划、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。
⑵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、做好教研活动总结。
⑶备课组应有活动计划、活动过程记录
⑷各教研组活动情况及时汇总反馈。
⑸提高教研活动质量。
⑹各教研组成员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。
⑺参加活动情况与学年评估挂构。
八、校本教研奖励
1、由“校本教研领导小组”考核学校的日常校本教研工作。
2、教研组教研成果考核分为A、B、C三个等级,根据教研组校本教研计划及总结、教改计划及总结、教研组活动记录、教研组课题成果、教师的“教学设计、经验论文、教学随笔、课例案例”等材料给予评定。
4、每学年对校本培训、校本教研的成果进行汇总并编订成册。
5、每学年开展“优秀备课组”和“优秀教研组”的评比活动。
6、对优秀的教师个人,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(将培训作为一种奖励。)
7、将教师的研修结果与教师的职务晋升、评优挂钩。
ror体育师范大学附属中学
[2024-07-12]
【教研交流】交流互鉴 共同发展——我校高三教师团队赴平坝第一高级中学开展交流活动
[2024-07-03]
同课异构展风采,学段衔接促提升——记我校承办ror体育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跨学段融合发展活动
[2023-11-13]
ror体育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公布 首批教师工作室、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通知
[2019-03-20]
ror体育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关于建立教师工作室、班主任工作室的通知
[2019-03-04]